鲍大鹏——上海食用菌所遗传学科带头人

2022-07-03 15:17 科有趣
二维码

202273


鲍大鹏,博士,三级研究员,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后备队。现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



01

社会兼职


现兼任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菌物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和食用真菌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会长、《菌物学报》副主编、《菌物研究》和《食用菌学报》编委。被聘为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02

教育背景


本人长期从事食用菌相关工作近30年,在我国著名食用菌专家潘迎捷教授和国际知名食用菌学者北本丰教授的指导下,于1999年7月和2003年9月,分别在南京农业大学和日本鸟取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和农学博士学位。2004-2006年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资助,在日本鸟取大学继续从事食用菌遗传学研究工作,2006-2007年在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07年7月始,作为成熟人才引进进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工作。



03

专业水平


本人长期担任食用菌所遗传学科带头人,大力开展遗传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食用菌遗传学科的基本发展路线,广泛引进海内外青年人才,建立起系统、有效的食用菌遗传学科人才梯队。近年来与李玉院士团队、边银丙教授团队、谢宝贵教授团队等多个国内从事食用菌遗传学研究同行保持密切的合作,同京都大学、马来亚大学、瓦赫宁根大学等国际食用菌实验室建立起稳定的学术交流,聘请了北本丰、王成树、李泰辉、本田与一等知名学者担任研究室学术顾问,这些努力使得食用菌遗传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稳步发展。

本人曾经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选拔的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资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1项、上海市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主笔SCI论文80余篇,申请专利50余项,获得上海市科技奖励1项。

近两年来,本人将多年对我国食用菌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思考和设想整理成文,目前已经陆续发表了“基于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食用菌学科建设探讨”(《菌物研究》2020年3期)、“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科学问题”(《食用菌学报》2020年4期)、“我国食用菌遗传学中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菌物学报》2020年6期)和“我国食用菌遗传学的发展及展望”(《菌物学报》2021年网络首发),这些文章受到李玉院士和业内专家的肯定。



04

合作交流


本人作为海外留学回国人员,一直秉承上海食用菌所积极广泛对外开展交流合作的优良传统,身体力行,热心真诚,多方位开展食用菌领域的国际交往。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成功举办了2018年第九届世界食用菌生物学和产品大会、2013年第七届亚洲食用菌学术研讨会等国际会议,并带队参加了2010年在韩国庆州举办的第六届、2015年在日本鸟取举办的第八届、2017年在韩国济州岛举办的的第九届亚洲食用菌学术研讨会,和日本、韩国的食用菌学者建立了密切友谊和良好关系。留学回国后又再次于2009年5-9月赴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 2017年1-7月赴日本京都大学做访问学者。

本人长期负责上海食用菌所承担的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委托国际培训班的举办任务,于2009-2020年承办了八期“食药用菌生产技术国际培训班”。这些培训班招收了来自泰国、朝鲜、埃及、马里、苏丹、尼日利亚、肯尼亚、蒙古、马来西亚、伊朗、津巴布韦、印度、文莱、菲律宾、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喀麦隆、越南、孟加拉国、乌干达、尼泊尔、哥斯达黎加等23个国家共计180余学员,这些培训班的举办促进了中国与其它发展中国家在食用菌领域的多边国际交流,为我国食用菌产业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